摘要:夏日“九夏芙蓉”掩映中的大观楼远眺说起昆明大观楼,就不得不提“海内外第一联”以及布衣寒士孙髯翁。是他,一扫俗唱,挥就惊世骇俗的180字长联,让昆明大观楼名言天下,跻身“中国名楼”之列,更为云南、昆明文坛在全国争取到了难得出彩的高光一刻。孙髯...
夏日“九夏芙蓉”掩映中的大观楼远眺
说起昆明大观楼,就不得不提“海内外第一联”以及布衣寒士孙髯翁。
是他,一扫俗唱,挥就惊世骇俗的180字长联,让昆明大观楼名言天下,跻身“中国名楼”之列,更为云南、昆明文坛在全国争取到了难得出彩的高光一刻。
孙髯翁之后,云南、昆明似乎再也没有过这样的机会。
时间到了民国,在全国出彩的,变成了以蔡锷、唐继尧、龙云、卢汉等为主要将领的滇军。
拥护共和奖章
由文而武,昆明文坛似乎应该更沉寂了。
然而,事情并不是这样。
就在唐继尧都督云南其间,就在昆明大观楼,继孙髯翁之后,一块石碑,十个名人,又打造了一段昆明本土文坛佳话。
这就是昆明大观楼鲜为人知的“十人碑”。
事情的缘起是这样的:
民国八年(1919年),唐继尧修葺大观楼及公园券拱牌坊式大门,将孙铸(字铁舟)同治年间榜书“大观楼”三字的石刻板,嵌于园门,并为孙铸所书题写了跋识,叙述了马如龙请孙铸楷书楼匾之经过。
护国运动发起人之一唐继尧塑像
昆明大观楼
如此盛事之后,云南的本地文人墨客自然要“选胜登临”一番。
于是,这年的金秋,在昆明的十大文人同游大观楼,每人留墨赋诗一首。
更绝的是,后人把这十大文人的诗作和墨宝,镌刻在了一块青石碑上,称作“十人碑”。
十大文人,十首诗作,十篇墨宝合而为一,不知道,全国哪里还曾有过这样独特的创举?
大观楼十人碑拓片
当然,孙髯翁凭一己之力就为大观楼争得了名头,确实不是人数越多声势越大。
但这十大文人确实也堪称牛人。
都有些什么牛人呢?
袁嘉谷,清光绪经济特科头名,云南历史上唯一的状元;
昆明状元楼,就是为袁嘉谷中云南唯一状元修的
赵藩,清光绪举人,做过云南省图书馆馆长,工诗书,今天能看到的大观楼长联,就是他写的;
在云南、四川,很多古迹的楹联都是赵藩所书
陈荣昌,清光绪进士,历任编修,做过贵州、山东的提学使,袁嘉谷评其书法“南之后,公一人而已”;
陈荣昌作品
这三个应该是昆明文化人比较熟悉,至少应当听过名号的。
其他的七人,虽然名声不如前三位响亮,但也不是泛泛之辈:
陈鹍,曾任清光绪云贵总督岑毓英的幕僚,工诗善画,诗工长庆体;
熊廷权,清进士,先后在四川多处任知县,民国后参加护国运动;
廖道传,光绪年间入京师大学堂,毕业赴日本考察教育,回国任广东高等师范校长,广西督军秘书、统税局长,创办嘉应大学;
由云龙,光绪举人,留学日本,历任永昌知府、省教育司长、代省长,通志馆编纂;
陈度,清光绪进士,官吏部主事,普洱宏远书院山长、云南外交司长,精书画篆刻;
秦光玉,清举人,赴日本案学务,历任云图书馆馆长,云南丛书编纂,教育厅长等职。
顾祝高,清光绪进士,授编修,留学日本。亥辛亥后任云南政法学校校长,云南省公署秘书,富滇银行行长。
昆明大观楼
如何?
除了举人、进士之类的出身之外,还是“海归”,多数还有自己的一手绝活,更不用说是当时云南政坛的风云人物!
这十个人凑在一起已是难得;更难得的是,这十个人还以大观楼金秋景色作诗并留书;
后人更是将这十个人风格迥异的诗作墨宝镌刻在一块碑刻上!
也许,这真的是继孙髯翁长联之后,昆明文坛最为称道的一段佳话了。
最后揭秘:
如今这块“十人碑”,就在大观楼西侧的“观稼堂”内展示,墙上有完整清晰的拓片;而同样在大观楼西侧的大观楼文化碑廊内,也可见到部分诗作墨宝。
坐标:大观楼西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