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-01-12 21:40:32 | 浏览:1646
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,黄姓是个历史悠久、誉孚众望、德重国邦、世代芳馨的大族群。在黄姓四千余年的发展史中,黄氏历代先贤为中华民族的进步,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,并逐步形成了精忠爱国、孝道遗风、儒学立身、开拓进取的“江夏精神”,为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。
1、黄歇
春申君,姓黄名歇,古黄国遗民之后。系“战国四君子”之一。
黄歇(前314年-前238年),楚国江夏人,原籍楚国属国黄国(今河南省潢川县)。战国时期楚国大臣,是著名的政治家。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、赵国平原君赵胜、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“战国四公子”,曾任楚相。黄歇游学博闻,善辩。楚考烈王元年(前262年),以黄歇为相,封为春申君,赐淮北地12县。
2、黄霸
(前130年—前51年),字次公,汉族,淮阳阳夏(今河南太康)人,西汉大臣,事汉武帝、汉昭帝和汉宣帝三朝。
黄霸自幼攻读法律之学,少有大志。汉武帝末年,捐官出仕,先后任河南太守丞、廷尉正、扬州刺史、颍川太守等地方官职。汉宣帝五凤三年(前55年),出任丞相,封建成侯,总揽朝纲社稷。甘露三年(前51年),黄霸去世,谥号定侯。黄霸善于治理郡县,为官清廉、外宽内明,文治有方,政绩突出,后世常将黄霸与龚遂作为“循吏”的代表,并称为“龚黄”。
3、黄香
(68年—122年),字文疆,今云梦县人,以孝闻名,以才著称,忠孝两全,德才兼备,是东汉著名的孝子、贤臣、清官。
黄香从小孝敬父母,其“扇枕温席”的孝行载入《三字经》,被列入中国古代“二十四孝”之一。他自幼聪慧过人,12岁时受到江夏太守刘护的赏识,被署为门下孝子,举荐到朝廷。汉章帝赏识他的德才,授予其郎中之职,后晋升他为尚书令,官至魏郡太守。汉章帝当着诸王百官称赞他“天下无双,江夏黄童”。黄香因此被誉为“天下无双的国士”。
4、黄凤麟
(555年—626年),中华黄姓历史上第一位状元。
湖北江夏郡黄州黄冈县黄鹤乡仁义村人。《湖北通志》之“人物志·选举表”和《江夏历代黄氏世恩》中记载:“隋炀帝乙丑科进士第一(即605年乙丑科状元),黄凤麟,字魁熹号江夏逸叟,黄州江夏人。历官宏文馆编撰、直学士、比部员外郎、侍御史”,系中华黄姓历史上第一位状元。
5、黄守恭
(629年—712年),字国材,号一翁,唐贞观三年(629年)生,紫云黄氏开基祖。
先祖黄元方,唐淮南道光州固始人,任东晋晋安郡太守,后隐居侯官(今福州)黄郑巷(今黄巷)。
6、黄岸
(674年—756年),字宗极,号魁杰,唐初隐士黄冲公子,莆黄姓之始祖。
入闽始祖黄元方字彦丰嫡系十一世孙,黄帝一百零一世孙。唐圣历戌戊年以才德兼全科登进士,官历翰林史馆学士、徐州牧、升广西桂州剌史。自福唐候官(今福州东街口南后街)黄巷迁入莆阳县延寿里国欢院(今莆田市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)、定居莆田,黄岸为入莆黄姓之始祖。
7、黄巢
(820年-884年),历史上最伟大的农民起义领袖。
曹州冤句(今山东菏泽西南)人,唐末农民起义领袖。黄巢出身盐商家庭,善于骑射,粗通笔墨,少有诗才。
8、黄仁泽
(865年—945年),又名黄讽,字仁讽号仓山生,中国黄氏第一位武状元。
福州侯官仓山下林(古称白林)人,唐乾宁乙卯科武状元,官节度巡官(系中华黄姓第一武状元)。
9、黄峭
(871年—953年),讳名岳,字仁静,号青岗,后裔尊称峭公或峭山公。
福建邵武人,唐昭宗工部侍郎,娶三妻,共生二十一子。唐朝末年,兵连祸结,社会动乱。峭山公恐因“多男多惧”,聚不如散,于是遣散诸子到闽粤赣各地繁衍生息,以避不测之祸。诸子临别,峭山公吟诗一首,为各地子孙后代日后相认证据。此诗流传逾千年,而今峭山公的子孙已达一千多万,遍布大江南北、东南亚和世界各地。
10、黄庭坚
(1045年—1105年),字鲁直,号清风客、山谷道人、涪翁等,又被后世尊称为豫章黄先生。
书法为“宋四家”(苏轼、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)之一;文学以诗词为主,诗风奇崛瘦硬,力摈轻俗之习,开一代风气,是“江西诗派”开创人。出于苏轼门下而与苏轼齐名,世人并称“苏黄”。
11、黄道婆
元朝女工艺家,中国纺织技术革命先师。
(1245年—1330年),又名黄婆或黄母,松江府乌泥泾镇(今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)人。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、技术改革家。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,而受到百姓的敬仰,在清代被尊为布业始祖。
12、黄飞鸿
(1856年—1925年),原名黄锡祥,字达云,号飞鸿,幼名飞熊。
原籍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西樵岭西禄舟村,生于1856年8月9日(清朝咸丰六年七月初九)南海县佛山镇。南拳流派洪拳名家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,也是位济世为怀、救死扶伤的名医。
13、黄兴
(1874年—1916年),汉族,原名轸,改名兴,字克强。
一字廑午,号庆午、竞武,曾用名李有庆、张守正、冈本、今村长藏。近代民主革命家,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,孙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。
正是有了这些先祖的文韬武略、才学广博,黄氏家族才会有如今的光辉灿烂,中华民族也逐渐发展强大。
黄勇/文黄姓(27)|黄洞蛮中的黄氏:在唐朝时多次发动起义,最终分散到各地隋朝时,江夏黄氏中的黄凤麟成为黄姓史上第一个文状元。黄凤麟,字魁熹,号江夏逸叟,黄州黄冈县黄鹤乡仁义村人,隋炀帝乙丑科(605)进士第一。黄凤麟画像(资料图片)不过,
黄姓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中位列第96位。至2006年,黄姓人口约有2700万,约占全国人口的2.2%;按人口算,黄姓排名从第8位升为第7位。黄姓起源于中国北方,后迁至中原地区并建立黄国。黄国被楚国所灭后,部分族人开始南迁。两宋之后,黄姓广布到湖
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黄姓始终占有重要地位,是华夏大地最古老、最优秀的姓氏之一,已有三千年的历史。在古代历史上黄国有三个,分别是汾水之黄、汉东之黄、潢川之黄,前两个黄国都湮没无闻,后嗣渐衰,只有潢川之黄子孙人丁兴旺,族姓繁昌。然而,公元前
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,黄姓是个历史悠久、誉孚众望、德重国邦、世代芳馨的大族群。在黄姓四千余年的发展史中,黄氏历代先贤为中华民族的进步,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,并逐步形成了精忠爱国、孝道遗风、儒学立身、开拓进取的“江夏精神”,为中华民
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史,曾存在着这样延续数百年的文化大家族,如安徽至德周馥周氏家族、江西义宁陈寅恪陈氏家族、广东新会梁启超梁氏家族、浙江山阴俞大维俞氏家族以及曾国藩家族、钱钟书家族等等,这些家族的血脉相连、世代传承、延续数代,其背后可能的
黄勇/文在中国姓氏史上,黄姓诞生的通常说法是出自春秋时的黄国。但在历史上,黄国却有好几个,这些黄国是怎样的情况呢?第一个黄国:少昊孙子台骀后裔在山西汾川流域建立的黄国黄帝的大儿子少昊,出生在今山东莱芜市西北20公里的嬴地,那里有条河叫嬴水。
黄姓(35)|黄峭子孙兴旺,瓜瓞繁衍播迁各地,称为邵武黄氏禾坪(和平)派黄勇/文却说黄峭的十四儿子黄塘,他的大儿子黄汝厚的儿子黄琛,后来迁到了山东。黄琛的儿子黄密生儿子黄胜奇,在北宋宋仁宗赵祯皇祐元年(1049),跟随大将狄青南征立下大功,
黄勇/文黄姓(57)|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,入川黄姓人成为如今四川黄姓人的主体这一期,我们继续说在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迁徙入川的黄姓人情况。资阳市丹山镇黄氏宗祠。黄勇 摄威远县界牌黄家七房人的来历清军南下后,广东五华县的黄峭后裔黄庭仍与
黄勇/文黄姓(29)|福建泉州开元寺所在地,是江夏紫云派始祖黄守恭献出的桑园地黄守恭有5个儿子:黄经、黄纬、黄纪、黄纲、黄纶。黄守恭把地捐出去了,5个儿子怎么安置?据传,当时匡护说,凡是地名带“安”字的,就是黄守恭子孙的立足地。黄守恭画像(
黄勇/文秦王政时期,一个叫黄景修(黄淑)的人曾被任命为相国(查秦国到秦朝的相国和丞相,并无黄景修的名字,此处存疑)。《黄氏通书》中的《古今名人·黄氏名人录》记载说,黄景修,字东日,有3个夫人:大夫人郑氏,生了黄喜、黄胜;二夫人邓氏,生了黄式
姓氏渊源 关于黄姓的起源有多种说法,一说源自少昊金天氏之后裔;一说源于尧舜时东夷部落首领伯益,有言出自嬴姓,有道出自陆终。 据宋人邓名世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卷十五记载,“黄,出自嬴姓,少昊金天氏裔子曰昧,为水官,号玄冥师,生台骀,能业其官
伯益涉中原,黄国鼎中州。伯益治水,早于大禹,舜因赐姓,为嬴姓。周灭殷商,黄不助周,亦不助纣,周王不愉,而得子爵。而其始祖,实立足于河南潢川。楚灭黄,子孙以国为姓,即黄姓。而史上所谓“黄国”,并非一处。颛顼帝时,有少昊金天氏后裔台骀,为水官之
这个姓以国为氏,史上因不服强楚名留青史,如今跻身全国10大姓!1/引语最新的人口统计数据出来后,中国十大姓氏的人口与排名再次引人关注。排名前十的十大姓氏的总人口约为5.5亿人,其中,黄姓国内总人口约为2680万,排名第八。黄姓是个具有辉煌历
黄姓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,为嬴姓十四氏之一,是远古时期伯益的后裔。目前黄姓人口主要分布于广东、四川、湖南、广西、江西、湖北等省份。那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,哪些黄姓名人知名度较高吧:1、黄飞鸿:生于广东省南海县,原籍南海县西樵岭西禄舟
黄勇/文黄姓(40)|成都黄筌家族:父子兄弟从五代到北宋多人为宫廷画家,自成画派宋元时期,是黄姓迅速发展和空前繁荣的时期。在人口迁徙发展上,主要从福建向广东、江西、湖南、四川等地迁徙。这一时期的黄姓人才辈出,《宋史》中有传记的黄姓人达70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