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-01-09 20:26:11 | 浏览:253
百家姓
百家姓历史名人(三十四):李姓
79、李纲:
李纲(1083年—1140年),字伯纪,号梁溪先生,常州无锡(今江苏无锡)人,祖籍福建邵武。两宋之际抗金名臣,民族英雄。宋徽宗政和二年(1112年),李纲登进士第,历官至太常少卿。宋钦宗时,李纲任兵部侍郎、尚书右丞。靖康元年(1126年),金兵入侵汴京(今河南开封)时,李纲任京城四壁守御使,团结军民,击退金兵。不久,李纲就遭到投降派排斥。宋高宗即位初,一度起用李纲为相。李纲力图革新内政,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。绍兴二年(1132年),李纲被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,旋即又遭罢免。李纲多次上疏陈述抗金大计,均未被采纳。绍兴十年(1140年),李纲病逝,追赠少师。淳熙十六年(1189年),特赠李纲为陇西郡开国公,谥号“忠定”,人称李忠定。
李刚能诗文,写有不少爱国篇章。亦能词,其咏史之作,风格沉雄劲健。著有《梁溪先生文集》《靖康传信录》《梁溪词》。
李姓图腾
80、济公:
济公(1130年—1148年),俗名李修缘,号湖隐,法号道济,台州天台(今浙江省天台县)永宁村人。南宋高僧,后人尊称为“济公活佛”。济公初在国清寺(位于天台县城关镇)出家,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,随后住净慈寺(位于杭州西湖南岸)。济公不受戒律拘束,嗜好酒肉,举止似痴如狂,却是一位学问渊博,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,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,杨岐派(杨岐宗,禅宗五家七宗之一)第六祖。济公撰有《镌峰语录》10卷,还有许多诗作,主要收在《净慈寺志》《台山梵响》中。
济公懂医术,为百姓治愈不少疑难杂症。济公喜好打抱不平。济公扶危济困、除暴安良、彰善惩恶等种种美德,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独特而美好的印象。2006年,“济公传说”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2012年,“济公传说”又获“浙江最具地域特色民间故事”。
济公活佛
81、李昪:
李昪(889年—943年),字正伦,小字彭奴。徐州彭城(今江苏省徐州市)人,南唐开国皇帝。李昪父亲李荣在战乱中失踪,李昪后随养父徐温(唐末五代时期吴国将领、宰相)改名徐知诰。李昪是五代十国南吴(五代十国时期十国政权之一,杨行密所建)权臣,曾任升州刺史、润州团练使,后掌握南吴朝政,累加至太师、大元帅、封齐王。天祚三年(937年),李昪称帝,国号齐。升元三年(939年),又改国号为唐,史称南唐。
李昪在位期间,勤于政事,变更旧法,又与吴越(钱镠所建)和解,保境安民,与民休息。升元七年,李昪因丹药中毒导致背上生疮,在升元殿去世,时年五十四岁,是为南唐先主,庙号烈祖,谥号光文肃武孝高皇帝,葬于永陵(即钦陵,位于江苏江宁牛首山南麓。)
82、李煜:
李煜(937年—978年),籍贯徐州彭城县(今江苏省徐州市),生于江宁府(江苏省南京市)。原名从嘉,字重光,号钟山隐士、钟峰隐者、白莲居士、莲峰居士。唐元宗李璟(李昪长子,南唐第二位皇帝,史称南唐中主)第六子,南唐末代君主,史称南唐后主、李后主。
建隆二年(961年),李煜继位,尊宋为正统,每年进贡以保平安。开宝四年(971年)十月,宋太祖赵匡胤灭南汉(五代十国时期十国政权之一,唐清海节度使刘隐之弟刘龚所建),李煜去除唐号,改称“江南国主”。开宝八年(975年),李煜兵败降宋,被俘至东京(今河南开封),授右千牛卫上将军,封违命侯。同年,宋太宗赵光义即位,改封李煜为陇西公。太平兴国三年(978年)七夕,李煜死(被毒死)于东京,时年四十二岁。北宋追赠其为太师,追封吴王,葬于洛阳北邙山。
李煜精书法,工绘画,通音律,诗文均有一定造诣,尤以词的成就最高,被尊为“词帝”。李煜的词,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、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,又受其父李璟、冯延巳(南唐著名词人,宰相)的影响,语言明快,形象生动,用词真挚,风格鲜明。其亡国后的词作更是题材广阔,含意深沉,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,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。
李煜《相见欢》
83、李善长:
李善长(1314年—1390年),字百室,濠州定远(今安徽省定远县)人。明朝开国功臣。李善长少时爱读书,有智谋。后投靠朱元璋(明太祖),跟随征战,出生入死,功劳颇多,比肩汉代丞相萧何(西汉开国功臣,政治家,“汉初三杰”之一)。
洪武初年,李善长任左丞相,后封宣国公,奉命监修《元史》,编写《太祖训录》《大明集礼》等书。洪武三年(1370年),李善长晋升特进光禄大夫、左柱国、太师、中书左丞相、进爵韩国公,年禄四千石,子孙世袭,可谓位极人臣。洪武二十三年(1390年),以胡惟庸(明朝开国功臣,李善长同乡,因被疑叛乱,被朱元璋处死)党追问,朱元璋将李善长连同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。李善长时年七十七岁。南明弘光政权(明末福王朱由崧所建)追谥“襄愍”。
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(四十一):李姓101、李秀成:李秀成(1823年—1864年),初名李以文,李寿成,广西梧州市藤县大黎里新旺村人。太平天国后期著名将领,近代中国军事家、政治家。李秀成出身贫苦。道光二十九年(1849年),李秀成加入拜上
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(二十五):李姓33、李勣:李勣(594年—669年),原名徐世勣,字懋公,曹州离狐(今山东省东明县)人。唐朝初年名将,与卫国公李靖齐名。李勣早年投身瓦岗军,后随李密降唐,赐姓李。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、唐太宗、唐高宗三朝,
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(四十七):李姓138、李井泉:李井泉(1909年—1989年),江西临川人。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,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,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,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。1926年,李井泉在江西省立第三师范学
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(四十):李姓94、李成栋:李成栋,生年不详,字廷桢,号虎子,陕西或辽东或宁夏人,明末清初将领。李成栋少时跟随李自成部下高杰(绰号翻山鹞,投降明政府后参加对农民军的追剿,升任总兵官)为盗,号“李诃子”。后李成栋随高杰归附
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(三十九):李姓89、李成梁:李成梁(1526年—1615年),字汝契,号引城,辽东铁岭(今辽宁铁岭)人,明朝后期名将。万历年间,李成梁灭建州女真(女真三大部之一)首领王杲(女真族,努尔哈赤外祖父)、子阿台部,数次打败蒙
清明节网上祭奠百家姓历史名人(二十八):李姓48、李大钊:李大钊(1889年—1927年),字守常,河北乐亭人。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,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,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,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。1907年,李大钊考入天津北洋法政
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(三十八):李姓84、李文忠:李文忠(1339年—1384年),字思本,小名保儿,江苏盱眙人,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,明朝开国著名将领,谋臣。李文忠十二岁时,母亲曹国长公主(朱佛女,朱元璋二姐)就去世了,父亲李贞(外戚,明朝
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(二十三):李姓24、李虎:李虎,生年不详,祖籍和民族说法不一。北魏、西魏名将,八柱国(宇文泰:西魏实际掌权者,北周政权奠基者;元欣:元魏宗室大臣,魏献文帝拓跋弘之孙;李虎;李弼:北魏到北周时期将领,李密曾祖父;赵贵:北
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(五十一):李姓165、李作鹏:李作鹏(1914年—2009年),江西吉安人。1930年,李作鹏参加红军,1933年,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转为中国共产党。李作鹏参加了苏区历次的反“围剿”,参加了长征。1938年,李作鹏入
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(三十三):李姓74、李继迁:李继迁(963年—1044年),本姓拓跋氏,银州(今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)人,党项族。出身于党项族平夏部,银州防御使李广俨之子,李继捧(宋初党项族首领,定难节度使李光睿之子)族弟。李继迁的出生
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(三十四):李姓79、李纲:李纲(1083年—1140年),字伯纪,号梁溪先生,常州无锡(今江苏无锡)人,祖籍福建邵武。两宋之际抗金名臣,民族英雄。宋徽宗政和二年(1112年),李纲登进士第,历官至太常少卿。宋钦宗时,李
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(二十四):李姓29、李渊:李渊(566年—635年),字叔德,唐朝开国皇帝,李虎之孙。李渊出身北周关陇贵族之家,袭封唐国公。隋朝时,深得隋文帝杨坚(李渊的姨夫)和文献皇后独孤伽罗(李渊的姨母)垂爱。隋炀帝时,李渊累官至
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(三十一):李姓65、李希烈:李希烈(约750年—786年),燕州辽西县(今北京市顺义区)人。唐朝藩镇将领,淮西节度使李忠臣(唐朝藩镇将领)族侄。李希烈少时参加平卢军,颇有战功,李忠臣以为光禄卿。李忠臣被部将驱逐后,唐